消金公司延续业绩分化态势
2025-04-25 21:36:08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浏览量:随着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4年财报,其关联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也陆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业内已有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哈银消金等10余家公司公布了2024年全年的业绩数据。整体而言,消费金融公司延续业绩分化的态势,部分头部机构资产缩表、利润下滑与中小机构业绩快速增长态势并存。
头部机构增速放缓
在过去多年里,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以强大的资产规模和市场渗透能力引领行业发展。然而,2024年这一格局正在经历调整。2024年全年,招联消金营业收入为173.18亿元,同比下降约11.65%;净利润为30.16亿元,同比下降约16.22%,出现了近年来首次营收和利润的“双降”的情况。不过其总资产规模达1637.51亿元,仍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中银消金、兴业消金业绩也出现下滑。中银消金2024年末全年实现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滑约91.62%;兴业消金2024年营业收入为100.6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0.36%,净利润4.30亿元,降幅达79.25%。兴业消金表示,受外部环境影响,当前金融行业普遍承压。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在经济环境、市场需求等因素作用下增速放缓。在国家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的背景下,兴业消费金融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坚守消费金融主责主业,加强风险管理、金融科技等核心能力建设,为助力提振消费贡献更大力量。
中银消金则表示,当前,公司围绕国家提振消费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转型发展,通过重塑业务模式、优化业务结构、丰富产品服务、积极开展消费贷款纾困等举措,持续夯实合规管理基础,着力提升科技、风险、集中运营的核心能力;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客户体验优化提升,打造更加稳健的增长引擎,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司向纵深发展,全力实现经营效益与客户服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小机构逆势增长
在部分头部机构增速放缓的同时,中小型机构则在差异化竞争中释放出韧性。从已发布的年报数据来看,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成功实现了高质量增长。其中,哈银消金、中邮消金、海尔消金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
具体来看,哈银消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13.46%和11.03%。尤为亮眼的是,在保持业绩增长的同时,其不良贷款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中邮消金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5.41亿元,实现净利润8.04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约8.47%以及54.02%。
与此同时,海尔消金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1.68亿元、4.45亿元,持续实现两位数增长;截至2024年末,海尔消金总资产为293.48亿元,延续了10年稳健向上的发展态势。作为新兴力量,建信消金交出了成立以来首个完整年业绩。2024年末,建信消金资产总额125.73亿元,全年净利润0.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宁银消金总资产突破600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29.90亿元,同比增长约65.93%,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约50%。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从已出炉的持牌消金来看,头尾部消金业绩增速有所放缓,而腰部消金则迎来普涨,反映出消费金融行业表现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与各机构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展业渠道模式、风控能力、同业合作模式等多项因素有所关联。
“一方面,部分一梯队机构在不良承压的局面下主动收缩业务规模,也有机构在探索从线下逐步向线上转型的过程中产生‘阵痛’;另一方面,部分腰部机构出于本身规模基数较小、股东加大支持力度、切入差异化场景赛道等因素,迎来较好的增长期。”苏筱芮说。
优化“线上+线下”渠道结构
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依托于线上各类场景的非传统消费金融服务供给方开始兴起。平安证券研报显示,部分银行系消金公司利用股东网点优势线下获客,通过“小而快”的现金贷或信用贷产品触达客户,聚焦线下“重资产”业务模式的金融机构通常拥有期限更长、笔均金额更大的贷款,但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获客成本。在此背景下,线上获客策略的更新和科技能力的投入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破局方向。数据显示,31家消金公司均开展线上业务并借助线上第三方引流方式获客,超过25家机构的线上第三方引流投放超过50%。
苏筱芮表示,相对线上展业渠道而言,线下自营团队展业重资本、重人力,依赖第三方代理亦存在成本较高、合规水平存疑等风险点,此前捷信消费金融就因过于倚重线下而折戟。
从整个行业来看,除了纯线上展业的消金机构,较高比例线上+较低比例线下是当前消金行业相对稳固的展业模式,如中银消费金融等原本倚重线下展业的机构已专门向线上进行转型。“后续,预计头部机构调优‘线上+线下’渠道结构,以及调优客群结构将成为发展主线,建议机构在关注风控与贷后管理的同时,加大产品创新与科技创新,以先进的科技能力与风控水平,助力机构传统业务提质增效。”苏筱芮说。
与此同时,围绕“场景+金融”的深度融合成为发展主旋律。家电、医美、教育、物流等垂直场景的金融需求不断被激发,为中小消金公司提供了新的业务突破口。以海尔消金为例,2024年依托股东背景推出智家分期产品,通过产业贴息的方式为焕新家电需求提供金融支持。截至目前,智家分期已经对接上千家海尔专卖店,成交客单价提高了2.7倍。海尔消金“场景+金融”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黏性,也降低了风险敞口,为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是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回归理性的一年。在监管清晰化、竞争规范化等多重影响下,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具有稳定资产端、强风控体系、清晰场景定位以及合规助贷能力的消费金融公司或将脱颖而出。
天津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天津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天津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金融网)”的作品,天津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消金公司延续业绩分化态势2025-04-25
- 私募股权市场温和复苏2025-04-25
- 黄金价格创历史高点2025-04-25
- 提升对冲基金回报的三大驱动因素2025-04-25
- “保险版ABS”布局加速2025-04-25
- 信托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严禁九类行为2025-04-19
- 从“传房子”到“传关爱” 不动产信托财产2025-04-19
- 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开启资管新纪元2025-04-08
- 恒生银行内地零售新开户数年增81%2025-04-08
- 以“杠铃策略”应对欧洲投资变局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