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市场温和复苏
2025-04-25 21:35:4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浏览量:贝恩公司近日发布《2025年全球私募股权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并购投资和退出交易强势反弹,表明私募股权市场正在重新焕发活力,扭转了前两年的大幅下降势头,标志着行业已经度过了自全球金融危机后最艰难的时期之一。但目前私募市场募资环境呈现低迷态势,随着超额回报成本攀升、竞争白热化、费率承压下降,私募股权基金需要针对这轮不同于以往的复苏周期,制定差异化的价值创造战略。
报告认为,私募股权行业能否在2025年延续增长势头,将取决于行业跨越宏观经济周期的能力。虽然通胀、利率、贸易和地缘挑战并存,但私募股权行业已经展现出高韧性和适应力,将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乘势而上加快反弹。
市场不利因素逐渐减弱
报告显示,2024年,私募股权市场迎来温和复苏,然而其持续性仍取决于政策走向。自2022年年中以来市场不利因素逐渐减弱,私募股权行业迫切希望推动交易活动。资深投资者正在探索创新方式以提高流动性,同时预计主权财富基金和私人财富资金将继续涌入市场,保持强劲回报率。然而,市场仍受不确定性担忧影响,抑制了交易热情。因此,投资者期待经济、贸易、监管和地缘政策的明朗化,以解除市场的疑虑。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亚太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联席主席杨奕琦认为,2022年年中以来,市场不利因素逐渐缓和,私募股权行业迫切希望推进交易。当下,普通合伙人(GP)正在探索创新方式以提高流动性,同时主权财富基金和私人财富资金将有望继续涌入市场,保持强劲回报率。然而,市场仍受不确定性担忧影响,抑制了交易热情。因此,投资者期待能够早日看到经济、贸易、监管和地缘等政策明朗化。
报告指出,全球私募股权市场的全面复苏将与以往周期截然不同,因为行业目前面临结构性变化,将会引发战略层面的深层思考。未来,这些深刻影响行业的变化将彻底改写投资机会与新资金的竞争格局。尽管投资费率承压下降,行业取得超额回报的成本却持续攀升。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平均净管理费已经腰斩。同时,差异化市场洞察、优质投资者关系维护等核心能力的建设成本水涨船高。
私有化主导大额交易
贝恩报告显示,私有化交易在私募股权市场的高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去年全球私有化交易额增至2500亿美元,占北美超50亿美元交易的近一半。尽管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随着行业环境的显著改善,去年私募股权市场呈现复苏态势。贝恩发现,利率下调和宏观前景改善是推动各地区以及不同规模的交易实现回升的主要动力。贝恩还指出,银团贷款发行量激增83%以及私募信贷的持续增长,为手拥2820亿美元长期弹药的GP创造了有利条件。尽管并购行业的弹药储备从13亿美元微降到12亿美元,但长期弹药(持有四年或以上的待投资金)占比却从2002年的20%上升到24%,这让交易方倍感压力,表明GP仍然难觅优质低价标的。
全球并购投资交易额同比增长37%,但交易量仅同比提高10%,达到3000笔左右。2024年平均交易规模跃升至8.49亿美元,达到历史第二高位。其中,超10亿美元交易占交易总额的77%。
从地区来看,欧洲的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劲增54%和9%,增速领跑全球,而北美的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增长34%和9%。亚太地区的交易额增长11%,交易量略有下滑。亚太区的一些国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中国市场增长乏力与日本市场下行拉低了亚太区整体表现。2020年,中国占到了亚太区交易额的一半,而2024年这一比例仅略高于25%。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主席周浩指出,创造超额回报变得前所未有地具有挑战性,私募股权基金想要实现强劲的业绩表现变得越来越难。复苏浪潮会带来重要的投资机遇,私募股权基金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坚持差异化的价值创造模式,并制定明确的长期增长与业绩战略。换句话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发展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竞争策略。
退出交易摆脱两年颓势
去年退出交易回暖为私募股权市场注入活力,缓解了GP为满足回笼资金需求而必须售出一定被投企业的压力。2024年,全球退出交易额增长34%,交易量长22%,达到1470笔,其中北美与欧洲表现强劲,而亚太地区则整体持平,因为中国市场的下滑抵消了亚太其他市场的增长。基金间退出交易激增141%,达到1810亿美元,平均交易规模提高48%,成为退出交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战略交易(出售给企业买家)同比持平。
报告指出,尽管2024年的退出交易有所回升,但退出交易额与交易量仍远低于五年均值,退出环境是实现强劲回报的最大障碍。去年退出活动虽然有所增加,但已分配资金占私募股权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却降至11%,创下10年来最低点,也低于2014-2017年29%的平均水平。
天津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天津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天津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金融网)”的作品,天津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消金公司延续业绩分化态势2025-04-25
- 私募股权市场温和复苏2025-04-25
- 黄金价格创历史高点2025-04-25
- 提升对冲基金回报的三大驱动因素2025-04-25
- “保险版ABS”布局加速2025-04-25
- 信托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严禁九类行为2025-04-19
- 从“传房子”到“传关爱” 不动产信托财产2025-04-19
- 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开启资管新纪元2025-04-08
- 恒生银行内地零售新开户数年增81%2025-04-08
- 以“杠铃策略”应对欧洲投资变局2025-04-08